当前位置: 校友风采 > 就业分享:以勤为径 ,不负青山
就业分享:以勤为径 ,不负青山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生态环境学院      浏览量:260人次

我叫黄松林,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学院2024届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2024年7月,我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今天想用三个关键词与你分享我的成长历程。

一、 夯实基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初入校园时,我曾因专科生的身份感到彷徨,但辅导员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林业人的价值不在学历高低,而在脚下丈量过多少山林。"这句话成为我三年求学的座右铭。因为起点低,所以我就像一只奋力爬坡的小蚂蚁,课堂上我紧跟任课老师深挖《植物识别》《森林经营学》《遥感技术》等核心课程,课后在四旁五边认植物,泡在实训室反复练习软件操作技术。我始终相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弥补技能短板,就利用寒暑假参加林业外调实践,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绿化调查中,我的微信步数达到了4万步,基于三年学习和实践,我总结出以下经验:

1.深耕课堂。课堂全程跟紧教学节奏,专业课程平均成绩靠前 ;

2.技能突破。考取相关证书资质(ArcGIS、无人机);

3.竞赛锤炼。参加"工匠杯"、“林分调查”等技能竞赛积累实战经验;

4.假期实战。利用每个寒暑假参与林业项目,提升外业操作能力 。

二、实习淬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技术精进。在十堰市郧西县林业局实习期间,我深度参与森林蓄积量调查、样地调查、林业项目规划。通过百余次ArcGIS制图实践,真正掌握了林业调查的核心技能,这段经历让我从"纸上谈兵"成长为能独立完成标准地调查的技术员。

跨界成长。与此同时我也培养出了新闻写作能力,撰写林业调查报告,宣传林业事迹新闻在省、市、县等媒体平台均有发表,也是这一时刻真正理解了"林调人"既要拿得起测绘仪,也要握得住笔杆子。

三、 背水一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我便有了考公考编的想法。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要求自己:(1)时间管理。每天下班后在办公室学习至23:30,累计学习时长3个月;

(2)方法优化。刷视频课程,刷完近5年真题、反复背诵政策文件;

(3)心态调整。在此期间,随着日复一日的复习备考,腰酸了,眼糊了,经历一次又一次考试失利,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我要么成功,要么学到东西,不可能失败。

最后,在2024年7月我成功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终于,“拨开乌云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明月”这句话的内涵,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寄语】: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此,我想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1.技能是立身之本——把每门专业课当成"吃饭的本事"来打磨,考取行业认可的证书;  

2.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林业局的实践让我真正理解林业人既要算得清林木蓄积,也要写得好调查报告。

3.坚持是最高级的自律——量变必引发质变,用每天进步1%的复利创造奇迹。记住"努力才会成功,躺平就会止步不前。"

最后,请允许我化用塞罕坝精神与大家约定:让我们做新时代的"务林人",在每张地形图里标注理想,用每滴汗水浇灌希望。

请记住: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专业书、考过的每一张证书、熬过的每一个深夜,都会在未来某个山花烂漫的日子,化作守护青山的底气。愿你们以青山为卷,以汗水为墨,在林业人的征程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a14f72a6a2eb1172ff78a74756e88c1_副本.jpg

(通讯员:金婷  审核人: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