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电学院召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申报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信息机电学院      浏览量:18人次

为主动对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精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10月17日上午,信息机电学院在学校科技楼11楼生态厅隆重召开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申报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特邀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迎久、武昌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郑健、科大讯飞华中总部技术专家丁津、武汉厚溥研究院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付忠旺等相关行业专家莅临指导,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旭、信息机电学院院长董文龙、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主任张若兮、计算机网络技术系主任王杰共同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信息机电学院副院长刘振明主持。

467b6e01de474fa2c5a84c16da3429d5_副本.jpg

会议伊始,副院长刘振明对与会专家及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逐一介绍参会嘉宾。

cd4c85e33c11d6acde12f45c4617d023_副本.jpg

随后,董文龙院长致欢迎辞并阐述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和预期成果,他指出,当前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相对来说存在一定分离性,需以人工智能专业为核心纽带,串联各专业形成良性发展,已初步考虑暂停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也是推进专业动态调整的关键举措。此专业的申报还应立足学校特色,明确将走“人工智能+生态”的融合之路,推动人工智能与林业、园林等优势专业深度耦合,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他还恳请与会专家能够围绕以下三大核心议题建言献策:一是审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论证报告的合理性与充分性;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与适配性;三是结合专家过往丰富经验,为专业未来实施路径、特色打造及质量保障提供实操指导。

3a7299db618f815b48bdc94cc69f5903_副本.jpg

接下来,信息机电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主任张若兮从专业调研情况、增设专业的必要性和办学基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全面汇报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申报的基本情况,得到了专家们的初步认可。

5ed9bfee63e74ef0549a9a82001901de_副本.jpg

论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专业申报材料展开深度研讨。胡迎久院长指出该专业方案符合教育部开设条件,设置的课程全覆盖国标,论证报告详尽,且建设规划逻辑清晰,但其自身核心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建议进一步结合园艺、林业等领域特色,将现有物联网专业课程、大赛优势融入课程,体现软硬件结合,强化产业适配性;郑健院长聚焦课程体系,强调需结合学校生态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核心课程需体现生态特色,做针对性优化;丁津专家建议凸显专科优势,瞄准应用型岗位,需明确专科专业与本科的差异,不与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对标,让学生就业方向更清晰、更贴合自身能力。他还指出应减少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基础课替换为实用课程,同时控制课程复杂度,避免因内容过全过深,给专科生就业造成阻碍;付忠旺专家则从师资队伍建设出发,建议深化“校企双师”合作机制,并建议在培养方案中要加入园艺、林业等特色内容。专家们各抒己见、精准献策,一致认为该专业申报具备扎实基础,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定位。

cfaf32206909416111514c1df9809442_副本.jpg

最后,学校副校长杨旭作总结讲话,他对各位专家的专业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学校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他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应以林业行业应用为特色锚点,避免“泛计算机化”,建议聚焦林业视觉技术(植物识别)、无人机遥感分析、林业物联网大数据三大应用场景,以终为始反推课程设置,大一即灌输行业应用,通过特色实训让学生知其所用。同时,课程需兼顾专升本学生升学诉求,增设C语言等核心课,助力学生实践与继续教育双向发展。

7b677ce545040d43a782f51cc7b9b018_副本.jpg

会议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此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为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申报与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0550d0e5f9d6cad08290cd0745cfec52_副本.jpg

撰写:段鹏超,编辑:段鹏超,审核:刘振明